从翻山越岭看线路、爬铁塔的“高空舞者”,到操控无人机巡检的“机长”,16年的电力巡检路,他成为了同事眼中的深山“活地图”、电力“侦察兵”,他就是国网凉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三班副班长胡明勇。
我州森林覆盖率约47.48%,是四川省三大重点林区和重点牧区,胡明勇所在班组主要管理包括西昌、德昌、会理、会东、宁南和普格的32条输电线路,线路全长1047公里,其中穿林区线路612公里,涉及杆塔1457基。对于他来说,林区输电线路防山火工作可谓是一件“头等大事”。5月24日,胡明勇和班组成员来到西昌市黄联关镇对110千伏周经线进行精细化飞巡,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“问诊把脉”。
“我们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对110千伏周经线,进行无人机的红外测温和运用无人机的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激光测距,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通过无人机的红外测温,检查我们输电线路的接头温度是否有异常,第二通过无人机的激光扫描来检查输电线路通道内障碍情况,及时发现我们输电线路的缺陷和隐患。”胡明勇对记者说。
飞巡期间,胡明勇的心中有着一张清晰的“地图”,知道哪里可能存在隐患,哪里需要重点关注,他总是能快速找到站得高、看得远的位置,一个点位就能巡视多基铁塔,极大地提高了巡视效率。“过去我们传统方法对线路进行红外测温,一天最多进行3基塔杆测量,现在我们差不多可以测量10基塔杆,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。其实做这个事情没有什么诀窍,就是要多做多练多记,熟能生巧,积累经验,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。”胡明勇说。
测量完塔杆,胡明勇又开始对线路通道内易燃物清理情况、杆塔本体、架空线等运行情况进行观测和巡察,仔细检查每一个点位,详细做好记录,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隐患。
胡明勇深知,在山火易发的季节里,每一次巡视工作都极为关键。他依靠的不仅仅是科技手段,更多的是自己的肉眼和经验,他也积极地将这些经验传授给班组成员,让大家都能更加高效地开展防山火工作。
胡明勇:“现在班子上来的年轻同志也很多,我们整个输电线路也是新老传承的过程。要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,就要多带他们到现场去,看得多才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,只有到了现场 ,才能去实际的解决问题。”
像往常一样,开展完巡线护线工作后,胡明勇又来到农户家中,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防山火和安全用电知识,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森林草原防灭火和电力设施保护。
从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工作16年来,胡明勇翻山越岭,穿越密林,面对一次次挑战,他始终保持着一名“电力人”的本色,在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,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绿林。
记者:杨梦宇 伍牛